跑鞋中底全知道!ETPU的優勢!
中底是決定一雙運動跑鞋好壞的關鍵,但跑鞋的中底是哪里?

接觸地面的這層是外底,而在外底和鞋身之間的這層夾心就是中底,厚度在1-2cm左右,擔負著緩沖地面震動的作用。

因為
中底算是跑鞋的心臟,一雙慢跑鞋的性能和價格如何,中底至少決定了60%。

假如沒有中底,跑步時的震動源源不斷地作用于你的身體,造成各種運動傷害。又有多少條腿要被跑殘!

人類的各種高科技被開發出來運用到中底上,什么XX系統、XX材料、XX設計,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想方設法把震動消減、轉移,讓你舒服安全地跑步。

如今每個品牌都會有自己獨家的減震科技,而每家的技術和原理又不盡相同。那么,各大跑鞋品牌的當紅中底科技究竟有啥厲害之處?
ASICS
跑鞋之王Asics有著無數引以為傲的專利跑鞋科技,首先就是GEL膠,這種GEL是介于固體和液體之間的物質,當年生雞蛋由十幾米落到2厘米GEL膠上沒碎的神實驗也是炫酷吊炸天, 中底加入GEL膠吸震材料,可以完美吸收落地產生的沖擊力。
GEL

大部分跑鞋中底材料使用的是EVA或者PU之類的發泡橡膠,而SPEVA是一種非常輕的中底材料,彈性好重量輕,比常規EVA重量減輕了35%。它的特點是具有優秀的緩沖和反彈性,經過長期的跑步戰斗后也不易塌陷。

Solyte
Solyte比SPEVA還!要!輕!通過對傳統EVA分子結構重組而成,但性能甩了EVA幾條街。緩沖性好,不過反彈力較SPEVA弱一丟丟,這也是Solyte沒能將SPEVA完全淘汰的原因。

FLUIDRIDE
FLUIDRIDE是較多用在Asics次頂級和頂級系列里的中底科技,簡單來說就是把SPEVA和Solyte結合起來雙管齊下。高反彈材料+超輕量材料的組合既輕量又保證了緩沖性。使用這種中底材質的跑鞋基本都是達到了專業訓練級別,適合于較高強度的跑者。

MIZUNO
WAVE
正如GEL之于Asics,那么WAVE減震科技可以稱得上是美津濃的看家本事了。1997年,美津濃推出WAVE減震技術之后,迅速人氣暴漲,一腳邁進精英跑鞋的行列。

Mizuno WAVE是指美津濃大底和中底中間的波浪形狀插入片,利用波浪形狀將沖擊力分散吸震,減輕腳步上下方向的負擔,而Z字形的曲折形狀可以防止橫向移位,更具穩定性。

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平行波浪片、扇形波浪片、閃電型波浪片、雙層扇形波浪片、無限波浪片、Compact Wave,另外還有Skeleton Wave、 X Wave等。
U4ic
Mizuno從前一直以來使用其特有的AP+材料作為中底材質,但因此也一直停滯不前,直到U4ic的誕生。它是一種獨特的復合中底材料,性能和效果與ap+相似,但重量更輕,比AP+輕30%并擁有同樣出眾緩震力。

NIKE
Lunarlon
Nike Lunarlon的“靈感來源于走在月球上的宇航員”,通過一種類似材料折疊回彈的原理設計出了這款顛覆傳統的中底技術。

這是一種柔軟、超輕又極具彈力的泡棉,通常包覆于Phylon泡綿中作為跑鞋中底。比傳統的Phylon泡沫材料要輕30%,并且更加地柔軟而富有彈性。

Lunarlon可以通過不同區域不同密度的褶皺將外部的沖擊更平均地分配到整個足底,而減少了局部沖擊可能引起的傷害。
AIR ZOOM
Zoom Air源于Nike1995年研制并推出的新類型氣墊。是一款裝有織物芯體且外表扁平的氣墊,芯體的材料一般是尼龍三維立體織物。

這種織物分上下兩層,中間有致密的縱向纖維連接,將織物的上下兩層各連接到氣室的上下內壁,通過氣體的特性和纖維的延伸性能提供更加靈敏、快速的反應。
AIR MAX
這個是NIKE AIR的升級版本,誕生于1987年。以高壓方式將NIKE AIR灌入一個堅韌的合成橡膠層內。這個堅韌的合成橡膠層由Pebax外殼環繞并支撐,氣墊中的氣體不會因為外來的沖擊力而流失。

除了AIR本身的氣墊減震外,還有一個結構減震的效果,能提供更多的減震能力,主要用于中底。
ADIDAS
Boost
這款外觀如同泡沫的鞋底,如今已經占據了阿迪跑鞋的半壁江山。Boost是一種不同以往的材料升級,可以說是對傳統運動鞋中底材料和設計的一種徹底改變。

Boost是什么呢?用一個形象化的場景來簡單解釋Boost材料的形成:將高硬度的TPU材料放在高壓鍋里像爆米花一樣爆出的顆粒就是Boost。
Boost既吸收了TPU的強韌又加入了發泡材質獨有的高回彈力,因此相比傳統的EVA中底,Boost不僅壽命更長而且更加彈力十足。
boost=ETPU是通過改變TPU結構重組得到的高回彈泡沫顆粒的新型TPU發泡材料,稱為ETPU(膨脹熱塑性聚氨酯)(英文名為:Expanded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爆米花材料。。相比于其他材料ETPU不止在物性取勝,在環保上以其可回收,無毒無味也完勝!輝燕科技!